我理解的CRM

引子——什么是CRM

客户关系管理简称CRM(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)。

从字义上看,它是指企业用CRM来管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。CRM是选择和管理有价值客户及其关系的一种商业策略,CRM要求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哲学和企业文化来支持有效的市场营销、销售与服务流程。如果企业拥有正确的领导、策略和企业文化,CRM应用将为企业实现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摘自百度百科

狭义上讲CRM就是处理企业和客户之间关系。

我理解的CRM

既然CRM就是处理企业和客户之间关系的工具,最重要的两要素就是:企业、客户。企业为盈利为目的,服务于客户。

但并不是所有客户都是精准客户,都会为企业买单。客户在我们看来一般称为销售线索,企业需要尽可能多的收集的潜在客户数量,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转化为真正消费的客户。销售对线索的跟进,最好是积极、主动的,并努力产生转化。为此,多数企业都会安排线下销售团队,以及电话销售团队进行跟进,就是销售管理、线索管理

为了避免某些销售拿着线索不积极跟进,随意就白白浪费资源,企业需要有一套机制实现线索的流动。公私海的概念被提出,私海是指已经分配到销售名下的线索,公海是指没有人认领跟进的线索。就又有了公海管理。

有了销售人员对线索的销售过程,自然会有管理岗需要对一线管理层进行销售过程管理。管理是通过拜访记录、考勤记录等数据体现的。自此就又了数据管理或数据看板、甚至销售排行、和奖惩激励

可客户又不单一是靠销售这一种工种来维护的,至此就又了学管、老师、财务、客服、运营的参与,并需要提供相对应模块进行使用。

当然不同的行业,对CRM的要求并不相同,我也只是根据自己经历的项目,说出自己的一点见解。

换个角度总结梳理一下CRM:

对外关注用户的拉新和留存
对内提升效率,让个岗位人员更专注于本专业任务,为对外的客户服务提供更好的支持

1、对内
企业内部之间管理,为对外管理做好支持
内部管理:销售、学管、老师、财务、技术支持,各个角色与权限赋予不同的功能和权限

对内

2、对外
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管理
外部管理:用户的获取和留存维护

对外

加上全链路,从用户生命周期看业务,和企业全部业务线所有角色看,就会有一个整体框架

框架

后台与CRM的共性

后台产品,一般需求是技术或业务直接推进到需求。较少像 C 端那样通过用户画像、同理心等方法分析用户的行为,发掘用户需求。相比之下后台产品的需求是明确的,但是,需求的明确并不代表需求的简单。因为后台产品的业务逻辑的复杂,同时流程性会更强。大量的字段堆积及繁琐的操作都需要设计师去思考,将整个流程梳理清楚。在当前操作下哪个字段需要保留或者去除;业务流程如何跳转才能清晰引导用户;各种阈值如何有效显示;一个页面中操作会不会有关联或冲突,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对业务的足够了解之上。

CRM就是后台,在海量数据中CRM必然承担起较为负责的业务逻辑。但是既然属于后台的范畴,自然会有后台的特点。

CRM是工具,工具的本质是提升效率。后台提升使用效率的方法都适用。